【白居易简介及作品】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,自幼聪慧好学,早年经历战乱,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体会。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、贴近生活著称,尤其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。
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,内容广泛,涵盖爱情、友情、政治、自然等多个方面。他的诗风平实自然,语言流畅,深受后人喜爱。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还体现在他对诗歌理论的探讨与实践上。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白居易 |
字 | 乐天 |
号 | 香山居士 |
出生年份 | 772年 |
去世年份 | 846年 |
所处朝代 | 唐代 |
代表流派 | 新乐府运动 |
代表作品 | 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《卖炭翁》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 |
诗歌风格 | 通俗易懂、贴近生活、关注现实 |
文学贡献 | 推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,提倡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 |
代表作品简述:
1. 《长恨歌》
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,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,既有浪漫色彩,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。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是白居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2. 《琵琶行》
通过一位琵琶女的身世遭遇,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命运多舛的感慨。诗中描写细腻,情感深沉,被誉为“古今第一长诗”。
3. 《卖炭翁》
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,描写了老翁卖炭的艰辛与朝廷官员的贪婪,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。
4.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虽然篇幅短小,但意境深远,表现了离别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悟,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。
白居易不仅是诗人,还是政治家和文学理论家。他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,强调“文以载道”,认为文学应当服务于社会。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