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写了什么】《月下独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出自《李太白全集》。这首诗以“独酌”为题,描绘了诗人在月夜独自饮酒、与月共饮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寂寞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诗中通过拟人化的手法,将月亮和影子当作知己,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高与不被理解的苦闷。
一、诗歌
《月下独酌》全文如下:
> 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> 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> 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> 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> 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> 醉后失天地,万物皆空寂。
> 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> 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这首诗通过诗人独自在花间饮酒的情景,表现出一种孤独中的自得与超然。虽然无人陪伴,但诗人却能与明月、影子为伴,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意境界。
二、诗歌内容分析表
内容部分 | 内容解析 | 表达情感 |
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” | 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饮酒,没有亲人或朋友相伴 | 孤独、寂寞 |
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 | 诗人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,连自己的影子也成了伙伴 | 幽默、自嘲、孤高 |
“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” | 明月不懂饮酒,影子只是跟随自己 | 失望、无奈 |
“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” | 暂时与明月和影子作伴,及时行乐 | 珍惜当下、豁达 |
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” | 诗人唱歌跳舞,月亮仿佛也在徘徊,影子也显得凌乱 | 自由、洒脱、豪放 |
“醉后失天地,万物皆空寂” | 醉酒后感觉天地消失,一切归于虚无 | 超脱、幻灭感 |
“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” | 醒着时一起欢乐,醉后又各自散去 | 对人生的感慨 |
“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” | 希望永远与月亮和影子一同遨游,遥遥相望 | 超然、理想化 |
三、总结
《月下独酌》是李白抒发内心情感的经典之作,虽写的是“独酌”,但并非单纯的孤独,而是诗人借酒寄情、借景抒怀的一种精神状态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,也有对理想的追求;既有对孤独的坦然接受,也有对自由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哲理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