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解释】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,属于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系列作品之一。该词以红军长征途中突破娄山关的战斗为背景,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,同时也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。
一、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全词如下:
> 西风烈,
> 长空雁叫霜晨月。
> 霜晨月,
> 马蹄声碎,
> 喇叭声咽。
> 雄关漫道真如铁,
> 而今迈步从头越。
> 从头越,
> 苍山如海,
> 残阳如血。
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晨的寒风、雁鸣、霜月和战马的蹄声,营造出一种肃杀、紧张的战场氛围。后两句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则是整首词的核心,表达了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决心与不屈精神。最后一句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收尾,渲染出一种悲壮而激昂的情感。
二、关键语句解释
词语/句子 | 解释 |
西风烈 | 冬天的寒风猛烈,象征着艰苦的环境。 |
长空雁叫霜晨月 | 清晨的天空中大雁鸣叫,霜气弥漫,月亮依然挂在天边,表现天气寒冷、时间早。 |
马蹄声碎 | 战马奔跑的声音细碎,暗示战斗的激烈和紧张。 |
喇叭声咽 | 军号声低沉,仿佛哽咽,表现出战斗的惨烈和将士的悲壮。 |
雄关漫道真如铁 | 娄山关地势险要,像钢铁一样坚固,比喻困难重重。 |
而今迈步从头越 | 现在重新开始,勇敢跨越困难,表达不畏艰险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|
苍山如海 | 青翠的群山连绵起伏,如同大海一般广阔。 |
残阳如血 | 夕阳映照在山间,宛如鲜血般红艳,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。 |
三、主题思想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词,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作品。它展现了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斗争、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,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意。
四、艺术特色
- 意象丰富:通过自然景物与战争场景的结合,增强了词的感染力。
- 情感深沉: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描写,也有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。
- 语言简练:用词精准,节奏明快,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。
结语: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成为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,也是中国革命文学的重要代表。它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,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