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】“奄奄一息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生命垂危、气息微弱、即将死亡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生命即将结束前的最后一点气息,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画面感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奄奄一息 |
拼音 | yān yān yī xī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咸康之世,虽有三公之位,而实无权,奄奄一息,如风中之烛。” |
含义 | 形容生命垂危,只剩下最后一口气,快要死了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处于极度虚弱、濒临死亡的状态。 |
近义词 | 垂死挣扎、命在旦夕、苟延残喘 |
反义词 | 生龙活虎、精神焕发、生机勃勃 |
二、使用场景
1. 医学领域:用于描述病人病情严重,生命体征微弱。
2. 文学作品:常用于描写人物濒死时的情景,增强情感表达。
3. 日常口语:形容某人非常虚弱,几乎无法继续坚持下去。
例如:
- “那只受伤的小狗奄奄一息,让人十分心疼。”
- “他在医院里奄奄一息,医生正在全力抢救。”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奄奄一息”多用于负面语境,强调生命的脆弱和危险。
- 使用时要注意场合,避免在不合适的环境中使用,以免造成误解或不适。
- 不宜用于形容情绪低落或状态不佳,除非确实接近“生命垂危”的程度。
四、总结
“奄奄一息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情感强烈的成语,主要用于描述生命即将终结的状态。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在现代语言中广泛使用,尤其是在文学和新闻报道中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情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