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律失常名词解释】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频率出现异常,包括心跳过快、过慢、不规则或提前等现象。它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,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如电解质紊乱、心脏病、药物影响、情绪波动等。了解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疾病。
一、心律失常的基本定义
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的异常,导致心跳节奏或速率偏离正常范围。正常的心脏节律由窦房结控制,若其他部位异常放电或传导受阻,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。
二、心律失常的分类(总结+表格)
分类类型 | 名称 | 特点 | 常见原因 |
窦性心律失常 | 窦性心动过速 | 心率>100次/分钟 | 运动、发热、焦虑、贫血等 |
窦性心动过缓 | 心率<60次/分钟 | 运动员、药物影响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| |
窦性停搏 | 窦房结暂时停止发放冲动 | 心脏病、药物中毒等 | |
异位心律失常 | 房性早搏 | 心房提前收缩 | 精神紧张、咖啡因摄入等 |
室性早搏 | 心室提前收缩 | 心肌缺血、电解质紊乱等 | |
房颤 | 心房无规律收缩 | 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等 | |
室颤 | 心室无规律收缩 | 心脏骤停、严重心肌病变等 | |
传导障碍 | 房室传导阻滞 | 心房与心室之间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 | 心脏病、药物影响等 |
束支传导阻滞 | 左右束支传导受阻 | 心肌病变、先天性异常等 |
三、常见症状
- 心悸、胸闷
- 头晕、乏力
- 晕厥或接近晕厥
- 呼吸困难
- 胸痛
四、诊断方法
- 心电图(ECG)
- 动态心电图(Holter)
- 心脏超声
- 药物试验
- 电生理检查
五、治疗方法
- 药物治疗:如β受体阻滞剂、抗心律失常药等
- 电复律:用于快速纠正严重心律失常
- 导管消融术:针对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
-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(ICD):用于高危患者
六、预防建议
-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适量运动、均衡饮食
- 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、酒精
- 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
- 定期体检,尤其是有心脏病家族史者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对心律失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,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