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唐代宗李豫生平简介】唐代宗李豫(726年-779年),原名李俶,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,唐朝第九位皇帝,在位时间为762年至779年。他在位期间,正值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时期,国家百废待兴,但他努力稳定局势,推动经济恢复,为“贞观之治”之后的唐朝延续了重要的一段和平与繁荣。
李豫早年经历复杂,曾在战乱中流离失所,后被立为太子,最终继承皇位。他在位期间,重用贤臣,整顿朝政,推行改革,虽然面临藩镇割据、财政困难等问题,但仍尽力维持国家稳定。他去世后,由其子李适继位,即唐德宗。
李豫生平简要总结:
李豫生于开元十四年(726年),初封广平郡王,后因安史之乱被立为皇太子。在位期间,他致力于恢复国家秩序,重视文教,推崇儒学,对佛教也有一定支持。他虽无显赫战功,但以稳重著称,为唐朝后期的稳定奠定了基础。他去世时年仅53岁,庙号代宗,谥号睿文孝武皇帝。
李豫生平大事年表
时间 | 事件 |
726年 | 李豫出生,原名李俶,为唐肃宗长子 |
738年 | 被封为广平郡王 |
755年 | 安史之乱爆发,李豫随父出征 |
756年 | 被立为皇太子 |
762年 | 唐肃宗病逝,李豫即位,改元“宝应” |
763年 | 平定安史之乱,收复长安 |
765年 | 驱逐吐蕃,巩固西北边防 |
770年 | 推行均田制,减轻赋税 |
779年 | 病逝于大明宫,享年53岁 |
780年 | 谥号“睿文孝武皇帝”,庙号“代宗” |
李豫虽非开国之君,但在乱世中能够稳定国家,延续唐朝命脉,其作为值得后人铭记。他的执政风格温和务实,为后来的“元和中兴”打下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