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瘦马行原文注释及译文】《瘦马行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,通过描写一匹瘦弱的马,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对人才被埋没的同情。以下为该诗的原文、注释及译文,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一、
《瘦马行》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歌,杜甫以一匹瘦马自喻,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苦闷。诗中通过对瘦马形象的刻画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同时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不公。全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。
二、原文、注释及译文
内容 | 原文 | 注释 | 译文 |
第一段 | 瘦马行,吾家有瘦马,甚瘦而行迟。 | “瘦马”:指体弱多病、行动缓慢的马。 “甚瘦而行迟”:非常瘦弱,行走缓慢。 | 我家有一匹瘦马,非常瘦弱,走得很慢。 |
第二段 | 骨肉不相知,谁人怜此姿? | “骨肉”:指马的身体。 “不相知”:彼此不了解。 “谁人怜此姿”:谁能怜惜它的样子? | 马的身体和骨骼彼此不相识,谁会怜惜它的模样呢? |
第三段 | 丈夫志气本高远,岂肯低眉随俗驰? | “丈夫”:指有志之士。 “志气本高远”:志向本来很高远。 “低眉”:低头。 “随俗驰”:跟随世俗奔走。 | 有志之士的志向本应高远,怎会低头随波逐流呢? |
第四段 | 但愿天恩赐一饱,不求富贵与人比。 | “天恩”:上天的恩赐。 “赐一饱”:给予一顿饱饭。 “不求富贵”:不追求富贵。 “与人比”:与他人比较。 | 只希望上天能赐我一顿饱饭,不求富贵与他人比较。 |
第五段 | 虽然瘦弱心未死,终有千里踏风尘。 | “虽”:虽然。 “心未死”:内心尚未绝望。 “千里”:千里之遥。 “踏风尘”:奔波于风尘之中。 | 虽然瘦弱,但我的心并未死去,终有一天能踏上千里之路,奔走风尘。 |
三、总结
《瘦马行》通过一匹瘦马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坚持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,也有对未来的希望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质朴,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坚韧不拔的精神。
如需进一步分析诗中的意象或历史背景,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