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24 21:19:43

问题描述:

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,在线等,求秒回,真的十万火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4 21:19:43

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】在古代汉语中,“呆若木鸡”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成语,出自《庄子·达生》篇。这个成语原本并不是用来形容人傻或反应迟钝,而是用来形容一种高度专注、内敛而强大的状态。然而,随着语言的发展,它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。

一、原文内容

《庄子·达生》节选:

> “纪渻子为王养斗鸡。十日而问:‘鸡已乎?’曰:‘未也,方虚骄而恃气。’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曰:‘未也,犹应响影。’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曰:‘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’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曰:‘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。’”

这段话讲述的是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为齐王训练斗鸡的故事。经过多次观察,最终发现这只鸡已经达到了“呆若木鸡”的境界——外表看似呆滞,实则内心沉稳,毫无波动,具备了真正的斗鸡之能。

二、翻译说明

原文 翻译
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纪渻子替齐王饲养斗鸡
十日而问:‘鸡已乎?’ 十天后问:“斗鸡训练好了吗?”
曰:‘未也,方虚骄而恃气。’ 回答说:“还没有,它还显得骄傲自大,气势汹汹。”
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 又过了十天,再问:“斗鸡训练好了吗?”
曰:‘未也,犹应响影。’ 回答说:“还没有,它还会对声音和影子做出反应。”
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 再过十天,又问:“斗鸡训练好了吗?”
曰:‘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’ 回答说:“还没有,它还在瞪眼怒视,气势十足。”
十日又问:‘鸡已乎?’ 又过了十天,再问:“斗鸡训练好了吗?”
曰:‘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。’ 回答说:“差不多了。即使有其他鸡叫,它也没有反应了。”

三、成语演变与现代意义

在《庄子》的原意中,“呆若木鸡”指的是斗鸡达到一种“不战而胜”的境界,是内在修养和实力的体现。这种状态并非真的“呆”,而是经过长期训练后的一种沉稳、内敛的表现。

但在现代汉语中,“呆若木鸡”常被用来形容人因惊讶、恐惧或震惊而愣住的样子,带有贬义色彩。比如:

-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,呆若木鸡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
-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,她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。

四、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出处 《庄子·达生》
原意 表面呆滞,实则沉稳,具备强大实力
现代用法 形容人因震惊或惊讶而发呆
情感色彩 原意为褒义,现代多为贬义
文化意义 展现了道家“静以修身”的思想

五、结语

“呆若木鸡”这一成语,从古至今经历了意义的转变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深思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挑战时,真正的力量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专注,而不是外在的喧嚣与浮躁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