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冷露无声湿桂花原文列述】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。这首诗是中秋佳节时,诗人望月思人、寄托思念之情的作品。诗句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静谧,同时点出桂花在寒露中的状态,营造出一种孤寂、凄清的意境。
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及其背景、含义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:
一、原文列述
原诗全文如下:
>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
> 王建(唐)
> 庭前柏树子,霜落满地白。
> 冷露无声湿桂花,
> 今夜月明人尽望,
> 不知秋思落谁家?
二、
1. 诗题解析:
“十五夜”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,“望月”是传统节日的重要活动,“寄杜郎中”表明这是诗人写给朋友杜郎中的诗,表达思念之情。
2. 诗句赏析:
- 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一句,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寒冷,桂花在露水中被浸湿,表现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。
- “无声”二字突出环境的安静,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。
- “湿桂花”不仅写实,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伤与思念。
3. 全诗意境:
全诗通过描写中秋夜晚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,情感细腻,意境深远。
三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 |
作者 | 王建(唐代) |
出处 | 原诗 |
诗句 | 冷露无声湿桂花 |
诗意 | 描绘中秋夜的清冷景象,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|
意境 | 静谧、孤寂、清冷、思乡 |
修辞手法 | 白描、拟人、情景交融 |
背景 | 中秋之夜,望月思人,寄托情感 |
四、结语
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作为整首诗的精华部分,既写出了自然景象的清冷,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通过这一句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体悟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