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哀王孙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哀王孙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,写于安史之乱期间。诗中通过描写一个贵族子弟(王孙)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、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。
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。杜甫以“哀”字为题,不仅哀叹王孙的命运,更是哀叹整个时代的苦难与人民的不幸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骨肉中道废,无故遭谗贼。 | 亲骨肉中途被抛弃,无缘无故遭受奸人陷害。 |
王孙兮归来,何尚乎? | 王孙啊,你为何还不回来? |
哀哉!王孙兮归去来! | 可悲啊!王孙,你为何不归来? |
荒城自萧条,野水寒且清。 | 荒凉的城池一片冷清,野水寒冷而清澈。 |
我欲往从之,路远不可行。 | 我想前去追随你,但路途遥远难以成行。 |
君不见,汉家陵阙摧残久,白杨青松空自秋。 | 你可曾看见,汉代的陵墓早已破败,白杨与青松只是年复一年地枯荣。 |
天子不得顾,大臣不能救。 | 天子无法顾及,大臣也无法拯救。 |
王孙独行,谁与为友? | 王孙独自行走,谁来陪伴他呢? |
悲风起于林,呜咽如人语。 | 悲凉的风从树林中吹起,仿佛人声低语。 |
吾闻古有贤者,能忍辱负重,不计得失。 | 我听说古代有贤人,能够忍受屈辱,承担重任,不计较个人得失。 |
吾今虽老,心犹未已。 | 我虽然年老,但心中仍未放弃。 |
三、结语
《哀王孙》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,杜甫借王孙之名,实则表达对当时社会动荡、百姓流离失所的深切关怀。诗中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哀怜,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,体现了杜甫“诗史”的风格和“仁者情怀”。
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,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,也能更深入地体会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