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孤注一掷相关典故

2025-09-13 02:36:36

问题描述:

孤注一掷相关典故,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02:36:36

孤注一掷相关典故】“孤注一掷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意思是将所有的力量或资源集中在一个行动上,以求最后的成功或改变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被使用,在历史、文学和军事中也有许多相关的典故。以下是对“孤注一掷”相关典故的总结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“孤注一掷”出自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诸将皆言敌强我弱,宜敛兵避之。飞曰:‘不然,今若不战,必为敌所制。’遂命诸将分道出战,士卒皆奋,终大破金军。时人谓之‘孤注一掷’。”

虽然这个出处存在争议,但“孤注一掷”通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,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一次行动,成败在此一举。

二、相关典故总结

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 与“孤注一掷”的关系
岳飞北伐 《宋史·岳飞传》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,面对强敌,选择主动出击,不顾众将劝阻,最终大败金军。 岳飞在兵力劣势下,决定孤注一掷,冒险出战,体现了其胆略和决心。
赤壁之战 《三国志》 周瑜与诸葛亮联合对抗曹操,利用火攻,以少胜多。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,孙刘联军采取了大胆的战术,是典型的“孤注一掷”。
韩信背水一战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韩信率军背水列阵,激励士兵殊死一战,最终大败赵军。 韩信在绝境中采取极端策略,是一次典型的“孤注一掷”。
刘备取汉中 《三国志》 刘备在夺取汉中时,亲自率军作战,面对曹操的强军,最终获胜。 在战略关键点上,刘备采取了高风险的决策,符合“孤注一掷”的精神。
玄武门之变 《旧唐书》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,发动政变,杀兄逼父。 这是一次彻底的冒险,李世民将所有希望押在一次政变上,是典型的“孤注一掷”。

三、总结

“孤注一掷”不仅是对一种策略的描述,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。它代表着在危急关头敢于冒险、敢于决断的勇气。从古至今,许多历史人物都曾通过“孤注一掷”的方式改变了局势,甚至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走向。

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“孤注一掷”的文化内涵,也让我们看到,在关键时刻,有时必须拿出最大的勇气和决心,才能迎来转机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