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经史合参是什么意思,参合指的参合指的来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慕容父子在天龙八部住的庄子叫「参合庄」,庄名来自「参合陂之战」。
2、参合!这两个字,在慕容世家心中,是永远的沉痛。
3、因为这是他们的国耻。
4、慕容世家估计就是要告戒后世子孙,时时刻刻勿忘国耻,所以可能才把「参合」二字给有关事物命名的吧。
5、中国北魏登国十年(后燕建兴十年,395),北魏军在参合陂(今内蒙古凉城东北)击败后燕军的作战。
6、北魏建国后,势力逐渐强大,欲摆脱后燕对其控制。
7、后燕缺乏战马,屡求于魏,甚至为求良马扣留了魏使。
8、于是,魏与后燕绝交,转而与西燕联合;后燕故欲以武力征服北魏。
9、后燕建兴九年,后燕主慕容垂出兵击灭西燕。
10、次年五月,命太子慕容宝、辽西王慕容农、赵王慕容麟等领兵8万,自五原(今山西寿阳北)攻魏。
11、又遣范阳王慕容德、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1.8万为后援。
12、七月,燕军至魏地五原(今内蒙古包头西北),掠取了大量粮食,但找不到魏军主力,遂进军至河水(黄河)边,赶造船只,准备南渡。
13、面对燕军的进攻,魏王拓跋□采纳长史张衮示弱骄敌而后克之计,从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)西撤,渡过河水,将部落和20多万骑兵转移至千余里外远避。
14、同时派右司马许谦往后秦求援。
15、八月,魏集结军队于河水以南;九月,进至河边。
16、魏王在燕军进至五原后,派兵截获来往于五原、燕都中山(今河北定县)的燕国信使,使慕容宝等数月得不到都城音讯;在得知慕容垂正生病的消息后,又令所执燕使隔河向燕军假传慕容垂已死。
17、慕容宝等闻讯忧恐,军心动荡,因而不敢南渡与魏军决战。
18、此时,魏王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、东平公拓跋仪领10 万骑分别屯于今河套一带;略阳公拓跋遵率7万骑截燕军南归之路。
19、再加后秦也遣其将领杨佛嵩引兵救魏,魏势益盛。
20、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。
21、慕容麟部将慕舆嵩等以为慕容垂真死,谋奉慕容麟为燕主,事泄被杀,军心益乱。
22、燕军自五月出兵至十月,未能与魏军决战,师劳兵疲,士气低落。
23、慕容宝遂于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退。
24、他以为魏兵不能渡河,故未派兵留后侦察。
25、十一月初三,天气骤冷,河水结冰,魏王即率兵渡河,留下辎重,选精骑2万余,尾追燕军。
26、燕军至参合陂,大风从军后盖顶而来。
27、沙门支昙猛向慕容宝建议:风暴迅猛,魏兵可能趁机前来,须加强防备。
28、慕容德也从中劝说。
29、慕容宝遂遣慕容麟率骑 3万殿后掩护。
30、但慕容麟不信支昙猛之言,纵骑游猎,不加戒备。
31、慕容宝又派骑兵刺探魏军行踪,但侦骑只行十余里,即解鞍寝歇。
32、魏军昼夜兼程,于十一月初九黄昏抵参合陂西。
33、此时燕军安营于陂东河边。
34、魏王连夜部署,令士卒衔枚并束马口潜进。
35、十日晨,魏军登山,下临燕营。
36、燕军正准备东归,忽见魏军,顿时惊乱。
37、魏王纵兵奋击,燕军争相渡河逃命,人马相践踏,压溺死者数以万计。
38、拓跋遵率兵在前截击,燕军纷纷弃械投降,仅慕容宝等数千骑逃脱。
39、魏军对被俘的四五万燕军,除选用数名燕臣外,其余皆坑杀。
40、此战,北魏针对燕军恃强轻敌的心理,采取示弱远避、待疲而打的后发制人方针,对退敌勇猛追击,终获全胜。
41、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,后燕日渐衰落,北魏势力进入中原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