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阿维菌素价格一览表,阿维菌素价格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、杀虫、杀螨剂。
2、化学性质编辑外观为淡黄色至白色结晶粉末,无味。
3、m.p.155~157℃,蒸气压2×10^-7Pa,相对密度1.16(21℃)。
4、21℃时溶解度为:甲苯350g/L、丙酮100g/L、异丙醇70g/L、氯仿25g/L、乙醇20g/L、甲醇19.5g/L、环己烷6g/L、煤油0.5g/L、水10μg/L。
5、分配系数9.9×10。
6、正常条件下稳定,pH值5~9时不会水解。
7、[1] 研发过程编辑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菌、杀虫、杀螨、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,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。
8、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开发的从广东揭阳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7051菌株,后经鉴定证明该菌株与S.avermitilis Ma-8460相似,与Avermectin的化学结构相同。
9、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。
10、自从1991年害极灭(abamectin)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后,Avermectin农药在我国的害虫防治体系中占有较重要地位。
11、2007年以来,水稻上阿维菌素的大量推广,给阿维菌素产品带来了无限潜力。
12、阿维防治水稻螟虫,稻纵方面的优异表现,成为替代高毒农药的新宠儿。
13、与此同时,害虫抗性的提高,阿维用药量的不断增加,各个厂家之间的低价格砸价和打压市场。
14、08年阿维用量急剧上升,哪个厂家上阿维哪个厂家就能多卖很多货。
15、09年水稻虫害较轻,各厂家的库存很大,阿维库存又成了大家心痛的隐患。
16、2010年的阿维销售陷入了迷茫之中,不知是继续降低价格还是另寻他法。
17、2011年国外产品套装加促销,水稻区高端市场基本已经被国外产品占领。
18、2012年二季度市场开始回暖,价格大幅回升,至2012年6月份涨幅已达40%以上。
19、特别是油膏禁用[2] 后,由于企业阿维菌素精粉库存不足,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,价格迅猛增涨。
20、甲维盐价格也一路攀高,且时而有价无货。
21、[3] 作用特点编辑阿维菌素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,不能杀卵。
22、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,刺激释放γ-氨基丁酸,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。
23、螨类成虫、若虫和昆虫幼虫与阿维菌素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,不活动、不取食,2~4天后死亡。
24、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,所以阿维菌素致死作用较缓慢。
25、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,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,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。
26、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,并且被微生物分解,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,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27、调制容易,将制剂倒入水中稍加搅拌即可使用,对作物亦较安全。
28、[4] 中毒症状编辑早期症状为瞳孔放大,行动失调,肌肉颤抖。
29、一般导致患者高度昏迷。
30、毒性编辑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,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剂。
31、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l0毫克/千克,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3毫克/千克,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/千克,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380毫克/千克,大鼠急性吸入LC50大于5.7毫克/ 升。
32、对皮肤无刺激作用,对眼晴有轻微刺激作用。
33、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癌、致突变作用。
34、大鼠三代繁殖试验,无作用剂量为0.12毫克/千克/天。
35、大鼠两年无作用剂量为2毫克/ 千克/天。
36、对水生生物高毒,鳟鱼96小时LC50为3.6微克/升,蓝鳃翻车鱼96小时LC509.6微克/升。
37、对蜜蜂高毒,经口LD50为0.009微克/头,接触LD50为0.002微克/头,但残留在叶面的LT50为4小时,4小时以后残留在叶面的药剂对蜜蜂低毒。
38、对鸟类低毒,鹌鹑急性经口LD50大于2000毫克/千克,野鸭急性经口LD50为86.4毫克/千克。
39、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50毫克/千克,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/千克。
40、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1.1毫克/升。
41、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
42、注意事项编辑[1]施药时要有防护措施,戴好口罩等。
43、[2]对鱼高毒,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 等。
44、[3]对蚕高毒,桑叶喷药后40天还有明显毒杀蚕作用。
45、[4]对蜜蜂有毒,不要在开花期施用。
46、[5]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期20天。
47、主要剂型编辑0.5%、0.6%、1.0%、1.8%、2%、3.2%、5%乳油,0.15%、0.2%高渗,1%、1.8%可湿性粉剂,0.5%高渗微乳油、2%水分散粒剂、10%水分散粒剂等。
48、使用方法编辑① 防治小菜蛾、菜青虫,在低龄幼虫期使用1000-1500倍2%阿维菌素乳油+1000倍1%甲维盐,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,药后14天对小菜蛾的防效仍达90-95%,对菜青虫的防效可达95%以上。
49、② 防治金纹细蛾、潜叶蛾、潜叶蝇、美洲斑潜蝇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虫,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用3000-5000倍1.8%阿维菌素乳油+1000倍高氯喷雾,药后7-10天防效仍达90%以上。
50、③防治甜菜夜蛾,用1000倍1.8%阿维菌素乳油,药后7-10天防效仍达90%以上。
51、④防治果树、蔬菜、粮食等作物的叶螨、瘿螨、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,使用4000-6000倍1.8%阿维菌素乳油喷雾。
52、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,按每亩用500毫升,防效达80-90%。
53、主要用途编辑生物农药 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、杀螨、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,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。
54、天然阿维菌素中含有8个组分,主要有4种即A1a、A2a、B1a和B2a,其总含量≥80%;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、A2b、B1b和B2b,其总含量≤20%。
55、目前市售阿维菌素农药是以abamectin为主要杀虫成分(Avermectin B1a+B1b,其中B1a不低于90%、B1b不超过 5%),以B1a的含量来标定。
56、自从1991年害极灭(abamectin)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后,阿维菌素农药在我国的害虫防治体系中占有较重要地位。
57、阿维菌素在我国目前有10余家企业生产,目前市售的阿维菌素系列农药有阿维菌素、伊维菌素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。
58、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开发的从广东揭阳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7051菌株,后经鉴定证明该菌株与 S.avermitilis Ma-8460相似,与阿维菌素的化学结构相同。
59、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。
60、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,具有结构新颖、农畜两用的特点。
61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食品的呼唤,生物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中倍受青睐,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农药的世纪。
62、据报道欧洲生物农药将从1997年1亿美元的销售额上升到2004年1.69亿美元。
63、阿维菌素是当前生物农药市场中最受欢迎和具激烈竞争性的新产品。
64、原料药 阿维菌素也叫爱福丁、7051杀虫素、虫螨光、绿菜宝,原药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,有效成分含量75%~80%,比重1.16,熔点155~157℃,蒸气压2×10-7pa,21℃时溶解度在水中为7.8微克/升,丙酮中100毫克/毫升,乙醇中20毫克/毫升,甲醇中19.5毫克/毫升,氯仿中10毫克/毫升,环己烷中6毫克/毫升,异丙醇中70毫克/毫升,煤油中0.5毫克/毫升,甲苯中350毫克/毫升。
65、常温下不易分解,在 25℃时,pH6~9的溶液中无分解现象。
66、 制剂外观为浅褐色液体,常温贮存稳定性2年以上。
67、 制剂 1.8%阿维菌素乳油(每升含有效成分18克)来源[5] 阿维菌素乳油编辑阿维菌素乳油是稳定的均相液体,属低毒。
68、因为它药效高,施用方便,对线虫、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,并且是性质较稳定抗生素类杀虫药剂,受到广大农药生产企业和农民的青睐。
69、 因为阿维菌素乳油属低毒,所以在贮运时要严格按规定贮运,不能在潮湿的地方存放,也不能日晒,更不能和食物、种子、饮料混放;皮肤和眼睛都不要有直接接触;更不要口鼻吸入。
70、衍生物编辑伊维菌素(ivermectin)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之一。
71、阿维菌素的发现者威廉·C·坎贝尔与大村智,因其衍生物伊维菌素在抗寄生虫方面的卓越贡献,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共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[6]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